深圳民间传统舞蹈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深圳龙岗区坂田永胜堂麒麟舞从创立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由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2007年坂田永胜堂麒麟舞被列入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胜堂麒麟舞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每逢春节拜年、娶妻迎亲、新宅落成等喜庆活动,坂田永胜堂麒麟队便被受邀舞麒麟。一人舞头,一人舞尾,麒麟随着锣、鼓、唢呐的伴奏,伴着鞭炮中起舞,表现出传说中的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达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永胜堂麒麟舞的表演时间约1小时左右,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永胜堂麒麟舞主要是通过舞动麒麟头,模仿猫、虎等动物摇头、摆尾、嬉戏、玩耍的动作和情景,并融合武术的一些基本步伐,以及伏、卧、弯、腾、跃、跳等动作来表演,以此为观众传递麒麟送福,传递吉祥喜庆之意;而武术套路表演,则有护卫麒麟形象寓意,同时也丰富了永胜堂麒麟舞的内容。其中麒麟舞表演包括麒麟出洞、嚼脚、弄麒麟尾、打瞌睡、摆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鹩花园、麒麟翻王等套路环节;武术表演包括拳术、大刀、棍、铁钗、内针、对打等表演。
早在二百五十多年前深圳观澜松元厦村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有了观澜麒麟舞这一喜庆婚丧祭奠的民间舞蹈。[详细]
城市美食 The City Food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