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的历史变迁:从茹毛饮血到农牧并进
从历史回顾可以看出, 所谓天皇、地皇、人皇的“三皇”传说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三个阶段,中国食物历史变迁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些历史脉络, 经历了从茹毛饮血(生食-熟食,燧人氏)、播种百谷(采集渔猎-农耕,伏羲、神农) 、五谷六畜(农牧并举)、南稻北麦(农主牧辅),到今天农牧并进的历史进程
从历史回顾可以看出, 所谓天皇、地皇、人皇的“三皇”传说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三个阶段,中国食物历史变迁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些历史脉络, 经历了从茹毛饮血(生食-熟食,燧人氏)、播种百谷(采集渔猎-农耕,伏羲、神农) 、五谷六畜(农牧并举)、南稻北麦(农主牧辅),到今天农牧并进的历史进程。
从中国食物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这样一些特点: 1、寻求充足而稳定的食物来源是人们生存的第一要务(农牧业的发明;粟、麦、稻相对地位的变化;“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杂交水稻的发展以及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2、作物种类、空间和时间的差异配置较好地抵御了毁灭性自然灾害,让中华民族拥有更强的承受力,文明得以长期延续(稻麦生产体系的互补;玉米、红薯、马铃薯的救饥和救荒作用); 3、以吃得更营养、更丰富作为发展动力(粟、麦、玉米相对地位的变化, 2010年玉米已经取代稻作和小麦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 但70%用于畜牧和家禽饲料),从“以粮为纲”到农牧并举(牧业产值由1952年的11%提升至2015年的48%), 从“丰产高产”到“优质高效”,从“工业农业”到“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4、南北交流、汉少融合、东西交汇是丰富中国食物原料重要推力(南方农业与北方农业的交融;汉民族农业与少数民族农业交融;中国农业与国外农业的交融)。
中国食物原料种类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继而由少渐多的发展过程。农耕畜牧的发明以及现代石油农业规模生产,使得人类逐渐减少对自然的依赖,越来越专注于少数农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中外农业交流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又不断丰富人们的食物选择。
因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我们拥有了更高的农业生产能力(2015年中国粮食单产5483kg/h,较1950年增长了5倍);有了更多的食物选择,但人类需要在规模效益和食品安全及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寻求平衡。
目前中国食物供给面临多方面的挑战:1、因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竞争,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中国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1930年,中国大豆仍占世界总产的90%, 但从2006年开始,中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目前中国每年进口大豆7000-8000万吨, 占中国粮食总进口的70%以上。2、农业生产环境遭遇多重污染(重金属污染耕地200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1/6;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最大面源污染源)。3、食物安全面临的多重风险(化肥、农药、管理等)。中国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8%, 然而,中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却占世界总量的35%(2015),并且其有效利用率不到30%。中国农药年均使用量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但仅有0.1%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人们经常感叹,为何与儿时相比,现在果不那么香、瓜不那么甜、菜没有了过去的味道了呢!1950年代东北黑土层有80-100厘米,目前降至20-40厘米。形成1厘米黑土需要400年,形成1米需要4万年。作物生产环境的退化令人担忧。
中国食物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成书于两千年前的《吕氏春秋》就指出: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农业发展离不开天、地、人的共同作用。 要保障食物安全, 必须“道法自然”。 正如中国古代农圣贾思勰所言:“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成功多。 任情反道, 则劳而无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