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平台排行榜旅游服务分类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旅游服务综合体
文化旅游设施向公众开放用于文化活动的公益性的场地与设备,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青少年宫等
文化旅游设施向公众开放用于文化活动的公益性的场地与设备,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青少年宫等。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合理的布局能最大限度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广州作为中国上游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在未来要形成“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市空间网络体系。而这些都离不开文化旅游设施的普及。在如今,广州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有以下特征:
第一,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匮乏,反映城市文化品位及地域特色的国家级设施建筑缺乏。第二是文化设施的集中程度较高,区际间差异大,文化设施数量分布特别是高级别的文化设施分布不均匀。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空间分布区位商在区际和分类设施聚集水平两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区际差异方面,越秀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空间聚集水平最高,其中文化娱乐设施分布区位商高达 6.36,是各类服务设施区位商最高值;黄埔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空间聚集水平最低,其中文化娱乐设施分布区位商仅为 0.30旅游平台排行榜旅游服务综合体,仅为越秀区同类设施区位商的二十分之一。第三是农村基层、社区级的文化设施在数量分布上几乎是均等分布。因宣传力度及开放时间等问题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第二:通过对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旅游设施的调查与统计,2017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 13 个,文化站 167 个,公共图书馆 14间,档案馆31个,博物馆和纪念馆 31
根据现有的数据发现,广州十一区市区根据常住人口数目得出的人均文化室拥有数量分布极为不均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越秀区作为广州的文化老区,人均拥有数目最高,其次是荔湾区、海珠区和天河区旅游服务综合体。人均拥有文化室数目较少的是增城、番禺等区。
从上表看出,文化旅游设施的省(国家级),越 秀 区 占 比 40%旅游平台排行榜,天 河 区 占 比 40%,海 珠 区 占 比20%。总数量较少,而且分布集中。市级图书馆均匀分布,各区各 1 个。而区级、街区级与省级一样,分布及其不均衡。其中越秀、天河、海珠三区占到总数的 59.93%,其余 8 区仅为 40% 不到。
上表是2018年广州各区的基本情况汇总表。不难发现,公共文化设施具有高收入指向性。文化旅游设施设施主要集中于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的天河区、越秀区等区。而白云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土地面积较大,户籍人口相对没那么集中,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的分布也相对松散。
从表 2 中的常住人口角度看,人口集中的指向性不太明显。白云区、番禺区常住人口较多,但文化旅游设施的数量不足。
表 4 所示为广州各区区级文化站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社区文化室数目统计,从数目上来说,有一定的差异旅游服务分类旅游服务分类。由于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布局与当地的财政、政府的政策有非常大的关联度,如广州市提出“一街区一文化室;一街区一品牌”的建设思路,区级可以按照该政策方向进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分类,加大投入,缩小地区差异。
文化是软实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旅游服务综合体。广州各区都有自己唯一的文化资源,在对各区传统文化进行拯救和保护的同时,想方设法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各区形象品牌和经济资源。因此,区级布局模式的思路是挖掘各区的文化特色,确定该区的文化品牌,依据其文化品牌,找到该文化品牌的载体。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也会日益增长,对城市文化旅游设施的期待越来越高。因此可以根据该表中的文化定位,兴建文化室或者改造一些老旧场所,有各区特色且各区均衡分布。
最后,广州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应该具备全国典型甚至唯一的文化特征,因此需要在广州各区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广州市的城市资源,以及自身的历史、发展以及特色,对广州市进行国家级文化定位。其次旅游服务分类旅游服务综合体,对广州现有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布局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发展情况,找到与先进合理的城市布局之间的差距。再次,在文化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探讨“文化之城—广州”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与打造。最后,总结推演出可推广的“城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模式,并分析广州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理想布局的影响因素?如何保障广州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理想布局实现?如何优化布局?这些都是下一步可以研究的话题。